查看原文
其他

池氏文化:“家谱的众多名称及价值 ”&“先儒名人论家谱”

2017-07-03 池氏网chiw.org 池氏网


池氏网推荐理由:池氏作为国内排名210位的小众姓氏,在全国具有典型“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目前池氏网收集的信息,全国除了西藏明确没有外,新疆不确定,其余省份都有池氏聚居,且都有带“池家”前缀的地名出现。


池氏网chiw.org一直在对国内池氏分布、池氏地名、池氏起源、繁衍、迁徙等方面进行收录、分析,整理;特别是对池氏各地族谱进行多方面进行收集,研究;正在进行池氏网站全新形象升级和池氏网站修谱数据库方案进行全面优化。池氏网对池氏文化、宗亲文化等一直进行正向积极宣传,并进行了大量去伪存真辨析……


在对池氏文化宣导的过程中,我们很遗憾地发现:很多池氏宗亲对于池氏文化的关注度不高,甚至还有个别抵触情绪,这种情况虽然是历史及社会原因造成的,其深层原因,是我们自身对池氏文化宣传不够所致。在此,池氏网将就宗亲家族文化在前两期的基础上将持续进行分享。

福建池氏支系渊叟公宗谱


家谱的众多名称及价值


家谱的众多名称


家谱历来叫法繁多,总结归纳有以下集中称法: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


从整个的中国家谱历史来看,自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宗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


中国家谱,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存留至今的家谱疑信相渗、精华与糟粕同在现状来看,家谱对我们具有以下两方面价值。


一、家谱的历史价值


作为家族繁衍、活动档案材料的家谱,保存了历代不同地区与世系活动相关的丰富资料,它对于相关学科,诸如社会史、移民史、人口史、地方史......等都具有史料价值,这已为众多的有识之士所论证。


几十年前,史学大师顾颉刚认为:“我国史籍之富,举世无比。然列入公认的官修正史,由于种种原因,自今论之,尚难允称‘信史'。今青年治史学,当于二十五名外博求史料,取精用宏、成就当非前代所可比。而今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二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它一向为治史者所忽视,实则其中蕴藏无尽有价值的史料,为‘正史'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所知者”。


但是,出于种种家族利益的考虑和显耀门庭的诱惑,谱学界的伪俗之风在每一朝代都存在,因此,用家谱史料,必须严格甄别真伪,不可全信全疑

二、家谱的文化价值


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它对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伟人孙中山说过:“中国人民说王道是顺乎自然,换一句话自然力便是王道,用王道造成的团体便是民族”。中华民族就是在自己独特的环境中,经过几千年的蕴酿由众多族源融合、自然形成的以汉族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相对独立共同生活的地理生态系统,漫漫历史长河的共同创造,彼此密切交往不断分化和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也产生了千枝一本,万水同源的民族凝聚力。


家谱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考察,必须注重考察谱牒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现象、规律、社会影响和作用。谱牒文化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都用史料价值的标准来要求它。


比如攀援历史名人为始祖的现象,从历史价值的角度考察是不可取的,但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考察,它又往往起了名人效应,凝聚、鼓舞族群的作用。又如同宗共祖问题,从历史的真实看,任何一个姓氏,其来源都十分复杂,历代改姓、赐姓、冒姓层出不穷,欲求血缘的绝对纯洁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赣州状元园:文天祥、池梦鲤等五位状元的纪念园


先儒名人论家谱


纵观家谱的发展史,它与中华民族的兴衰休戚相连,国兴则文化兴、家谱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先儒名人对家谱的态度也是十分肯定,作为家族的精神象征,它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历史文化的进步。


一、欧阳修论谱


原文:言辞之为言簇也,尚夫聚而有别。姓之为言生也,本其共所自生。氏之为言示也,示其所自分别。其聚原其生究其分,此谱所由作也。

译文:族的解释,就好像是蚕作的簇,虽则取在一块而又是个别的。姓就可以解作生,它的本源就是生。氏就解作示,是指它是怎么样分的,为了要辨别它是怎样相聚,追溯本源是怎样生,考究它向来分支的情况因此就要修谱了。 族有谱牒,则人之所出,知所出,则知尊其祖,知尊其祖,则知爱其身,知爱其身,则慎行修身,自不容以不懂,非徒以昭姓氏,序昭穆,别亲疏同异而已也。

注:欧阳修(1007-1072年)又名欧阳永叔,北宋思想家、史学家。   


二、朱熹论谱


原文:古者大家小族之法,圣人以是叙天伦敦教科书也,而谱牒尤宗其法。

译文:过去有聚大家庭和小族集居的习惯,这是便于建立家庭深厚的血统感情;而谱牒的作用,是进一步推和加深这一血统的接洽。

注:朱熹(1130-1200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诗人。


三、司马迁论谱


原文:谱乃家之史,史乃国之谱也。谱不立则昭穆混,渊源慒人。不知祖,何异禽兽。

译文:谱牒,是一个家族的史乘,史乘就是国家的谱系,要是不修谱,那么老小次序就杂乱,世系渊源也不清,一个连祖宗都不知道的人,这与禽兽有啥区别呢?

注: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公元前135-?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思想家。

内蒙池氏宗亲走西口后,撰写的“手写谱”


四、文天祥论谱


原文: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 史以记实事犹谱以序昭穆。

译文:家族有谱牒,好比国家有史乘,国史记录的是实事,就好比族谱序昭穆一样重要。

注:文天祥(1236-1283年)南宋思想家、政治家。


五、程子论谱


原文:管摄天下人心,厚风俗,使人有天良,须明谱系、立宗子法。又曰宗子法废,后世谱牒尚有余风。谱牒废,人家不知来处,世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变薄也。

译文:管理和统一所有人的思维、树立纯朴的风俗,使人不健忘根本,就要了解族谱的世系和建立宗子的轨制。又说:要是宗子的轨制没有了,后辈子孙还有谱牒可以查,谱牒没有了,这个家族就不知是怎么样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一百年不分散的家,这血统的交谊若没有族谱来维系,这至亲的交谊就慢慢地会冲淡了。

注:程子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


六、苏老泉论谱


原文:太上立德,其次建功,其次立言,谱牒者亦立言之一端也。又曰:人家三世不修谱,则同小人矣!又曰:三代不修谱,为不孝。苟世世修之,则无混认之失矣。

译文:第一是要建立高尚的德绩,第二是要有不可磨的功劳,第三是要有可以垂法后世的言行,谱牒也于立言的一端。又说:如相隔三世不修谱,就等于是一个没有前程的人。又说:如过了三代不修谱,就可以说是对祖辈不孝。能顺序定时的重修,就不会犯紊乱派辈的错误。

注:苏老泉(1009-1066年)原名苏洵,北宋散文家。


七、胡五峰论谱


原文:甚矣!谱牒之不可不作也,谱牒作,则昭穆有序,而疏戚不遗。否则很多世代之下,族愈繁而谊愈薄,则喜不庆,忧不吊,不以至亲相视如涂入者鲜矣。

译文:最重要的事是谱牒不可不修。因为有了谱,先辈的上下次序不会紊乱,亲疏的伦次也不会遗漏。不然到了很多世代然后,族支就要加多,而宗支的交谊更加稀薄,有喜事也不去相庆,有丧事也不去关心悼唁,不知这至亲是出于一脉相传,反而与路上碰见的生疏人一样,如许的事是不少的。

注:胡五峰(又名胡宏) 南宋学者。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整理精编。



欢迎继续关注并持续捐款:


池氏网第一阶段募捐邀请函



池氏网公众号“池氏名人”文章列表


  1. 池氏名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记池必卿同志光辉的一生

  2. 池氏名人:药理学专家池志强院士

  3. 池氏名人:温总理恩师池际尚先生

  4. 池氏名人:池永龙—骨科躬耕者 微创脊柱外科“启明星”

  5. 池氏名人:明·厦门池浴德父子三人名耀青史

  6. 池氏名人:老红军池道生

  7. 池氏名人:抗日名将池峰城

  8. 池氏名人:跨越时空的深情眷恋——追忆华裔美籍核物理学家池钟瀛先生

  9. 池氏名人:侦破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的幕后英雄池步洲

  10. 池氏名人:当代作家池莉

  11. 池氏名人:得道成仙的“池王爷”

  12. 池氏名人:池梦鲤状元公


 池氏文化名人:

池氏文化名人:浙江平阳青街池云亮先生

池氏文化名人:浙江永康《池氏族谱》主编池玉高




宗亲投稿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敬请扫描关注池氏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